100人浏览 2025-03-06 04:59:33
《1》
第一次看到《寒露茶年份集》的时候,很惊讶。
李麻花这家伙,是怎么想到把六个年份的寒露茶,做成一个组合的。
真真是奇思妙想。
然而,下一刻,突然就觉得很伤感。
从2017到2023,这么漫长的岁月里,需要怎样的爱心,怎样的耐心,怎样的付出,怎样的坚持,才可以把整整六个年份的寒露茶,都收藏起来,都好好地珍藏起来。
让它们,可以历经岁月风华之后,如沙退金现一般,出现在我们面前。
那样鲜活,那样纯粹,那样夺目。
用颤抖的手拿起它们,细细地摸着上面的字迹。
2017寒露茶,2018寒露茶,2019寒露茶,2020寒露茶,2021寒露茶,2023寒露茶......
这些岁月,早已经离开了我们,再也回不去了。
然而,这些逝去的年份,它们的茶保留了下来,它们在深秋霜寒里生出来的寒露茶,在白驹过隙之后,仍旧可以,让我们闻香,尝汤,回味,悠长。
这些茶,都是这些年,我们用真金白银,囤下来的。
为了存下它们,舍弃了嫁妆,年年还在付出设备与电费。
满满几仓库,老S三催四催,就是不舍得全部出掉。
那是人类与植物之间,最古老的牵连,历时光,而愈加风华万千。
《2》
这款六个年份寒露茶的组合,胜在珍贵。
是世间少有的。
村姑陈是个谦虚的人,但这一次,请容许我骄傲一回。
骄傲地宣布,唯我们家,可以做出这样的白茶组合来。
要做成这般的“神奇茶组”,跟武夷山十二金钗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不同。
要成就它们,只需要一个因素:真爱。
唯有真爱,才不辜负。唯有真爱,才舍得每年砸下大把的银子。唯有真爱,才会认真地藏下它们,认真的呵护它们,认真地让它们生出更加风华绝代的韵致来。
世间有了老S,这个茶疯子。
他可以认真地把每一款白茶都做到极致——那款茶能达到的极致——极致的香,极致的鲜,极致的醇,极致的韵。
但这还不够,还得有李麻花这个舍得出钱的茶傻子,和村姑陈这个可以为无数优秀白茶写下度身品鉴的茶痴子。
我们三个人凑一块,于是,便成就了这六年的风霜所凝成的,寒露茶年份组合。
有了老S的做,有了李麻花的囤,有了村姑陈的写,这六年的太姥山深秋岁月,尽集于这盒茶中。
那是秋的冷,秋的晴,秋的雨,秋的霜,秋的风,秋的露,秋的萧瑟,秋的洒脱,秋的天高地阔,所凝结成的,天地精华。
一盒深藏六季。
一杯,喝懂太姥山六个深秋。
《3》
没有人知道我们这些年,为了这些茶,都付出了什么。
示弱不是我们两个铁姑娘的风格。
只是,在看到这盒寒露茶年份集的时候,实在是禁不住 ,潸然泪下。
那些顶风冒雨上山做茶的日子;那些被竞争对手出卖被人赶下山的仓惶;那些借钱囤下大批现货的拮据;那些晨起的霜冻夜归的高速路灯.....
忙忙碌碌,营营役役,不经意间,竟然就把这么多年的寒露茶,给集下来了。
其实,这区区六个年份,只消上架,不出一天,不出24小时,必定会有仿品出现 。
必定会有人,轻松地印出七个年份的寒露茶的标签,贴到同一款茶身上,或贴到两三款茶身上,将它们易容成六个年份的寒露茶,七个年份的寒露茶,再上市倾销。
这些茶会用比我们低一半,甚至低更多的价格,抢走我们的真货的大半市场份额。
从来,这些年来,我们俩总是在白茶圈里,为他们做着一件又一件的嫁衣裳。
我们以高价取质,他们以平价走量。
最终,我们是枝头清冷,他们是盆满钵满。
村姑陈,你是个好人。李麻花,你对白茶是真爱。
有了这些“虚名”,我们这两个傻傻的唐吉诃德,便成为了茶圈里最大的标杆,谁都盯着抄,谁都盯着学,完了之后,便中骂名种种。
然而,既担当了身前事,又何须计较身后之评?
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昆仑。
《4》
蛇年的伊始,新春的明媚阳光里,真心的,诚意地,推荐这一盒寒露茶组合给真心爱白茶的,列位看官。
此时此地,它们已经不再是一盒普通的白茶了。
它们承载了两个爱茶成痴的人,对寒露茶,最深的热爱,与最深的惦念。
我们认真地种下,认真地采摘,认真地制作,认真地收藏,到了今天,再计真的,写上这款组合茶的故事,背后的艰辛,奉送给大家。
它们是太姥山的钟灵毓秀,在寒露节降下的杨枝甘露。
又深蕴到了寒露茶的芽叶里,白毫里,最终成就了这含香滴翠,清寒凝脂的,一杯杯茶汤。
请不要,辜负了岁月的馈赠。
请收下,这份来自山野,又被人力所创造出来的,完美的礼物。
这六年,我们从未停止成长。
老S的技术的精进,太姥山茶树的年龄增长,以及,村姑陈李麻花囤茶水平的提高....
好茶是值得珍藏的。
让我们,以岁月为凭。
俗话说“宁吃甜桃一个,不吃烂杏一筐”。这个道理,茶,同样适用。喝到好茶,是让人心情愉悦的。评判一款好茶的标准离不开“形、香、色、味”四大标准;作为老茶友,基本上家里或多或少都存了好几种茶。千茶千味,有时候我们购买的好茶,经过不恰当的存放之后,就会变成“垃圾茶”。经常饮用,不仅口感上难喝受罪,还会对身
黄茶是六大茶类中比较低调的。独有的闷黄工艺,不仅使茶叶呈现出外观金黄色泽,也造就了黄茶不同于其他茶类的独特口感!茶汤呈杏色,茶口感甘甜醇厚,叶底鲜活嫩黄明亮。黄茶属于低调中有内涵奢华,2022年黄茶君山银针制作工艺入选: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。这几天云朵写了绿茶,黄茶,白茶,黑茶,乌龙茶知识科普,很多
泡茶是个技术活,更是精细活,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泡法。从选水、煮水、水温、选器到冲泡,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对茶的味道造成影响。如果你泡出的茶总是达不到自己的期望,就继续往下看看吧。作家林清玄曾讲过一个关于泡茶的故事:一位普通女员工因茶泡得不好被领导骂,难过得准备辞职。正在这时,一位重要客户来访,这位女员工被
在茶圈素来流传着一些行话,诸如“新茶怕闷,老茶要醒”、“绿茶闷着喝,鲜爽喝不到”等,相信茶友们都耳熟能详。这些说法其实透露的是泡茶时的两种技法——“透”和“闷”,说白了就是指在茶叶冲泡过程中要不要揭盖?这小小的一个细节,对茶汤滋味的影响不容小觑。透:指在用盖碗或紫砂壶泡茶时,通过不加盖(盖碗或紫砂壶
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千百年来形成了特有的习俗和讲究。你知道泡茶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,也有很多学问在里面吗?很多人至今还会犯一个常见的错误,那就是“先放茶叶再倒水”。如果你细心观察一些老茶客的泡茶过程,你会发现他们对泡茶的每一个步骤都有着严格的要求,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到最后的口感。今天我就来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