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人浏览 2025-02-27 01:45:58
判断茶叶好坏,我们都知道要先观察茶叶形态,观察形态无非是观察干茶和茶叶泡开后的形状变化。今天我们先来聊聊怎么通过观察干茶形态判断茶叶品质,茶友们赶快学起来吧。
一、总体上观察:
1、首先看茶叶的干燥程度,干燥程度好的茶叶,用手指一捻就会成碎末。如果有点回软,则干燥程度不够,就不建议购买。
2、其次看茶叶的叶片是否整洁,以匀整为好,断碎为次。
3、看茶叶是否混有茶片、茶梗、茶末、茶籽和制作过程中混入的竹屑、木片、石灰、泥沙等夹杂物的多少。
4、最后,要看干茶的外形,主要看其嫩度、条索、色泽。一般嫩度好的茶叶,外形会光、扁、平、直。条索是指茶叶揉捻成的形态,各类茶都具有一定的外形规格,如炒青条形、珠茶圆形、龙井扁形、红碎茶颗粒形等。
二、按照形状来观察
1、长条形茶,看松紧、弯直、壮瘦、圆扁、轻重;
2、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、匀正、轻重、空实;
3、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规格。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、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。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,如红茶乌黑油润、绿茶翠绿、乌龙茶青褐色、黑茶黑油色等。
但是无论何种茶类,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,光泽明亮,油润鲜活,如果色泽不一,深浅不同,暗而无光,说明原料老嫩不一,做工差,品质劣。茶叶因品种不同,制作方法不同,采摘的时间和标准不同,因而呈现不同的形态,特别是一些细嫩名茶,大多采用手工制作,形态更加五彩缤纷,千姿百态。
1.针形——外形圆直似针,如白毫银针、黄茶中的君山银针等。
2.扁形——外形扁平挺直,如西湖龙井、茅山青峰、安吉白片、旗枪等。
3.条索形——外形呈长条状稍弯曲,如紫阳毛尖、庐山云雾、工夫红茶等。
4.螺形——外形卷曲似螺,如碧螺春、高桥银峰等。
5.兰花形——外形似兰,如太平猴魁、兰花茶等。
6.片形——外形呈片状,如六安爪片、齐山名片、秀眉等。
7.束形——外形成束,如江山绿牡丹、婺源墨菊等。
8.圆珠形——外形如珠,如泉岗辉白、涌溪火青等。
9.团块形——外形如团块,如沱茶、七子饼茶、金尖茶等。
俗话说“宁吃甜桃一个,不吃烂杏一筐”。这个道理,茶,同样适用。喝到好茶,是让人心情愉悦的。评判一款好茶的标准离不开“形、香、色、味”四大标准;作为老茶友,基本上家里或多或少都存了好几种茶。千茶千味,有时候我们购买的好茶,经过不恰当的存放之后,就会变成“垃圾茶”。经常饮用,不仅口感上难喝受罪,还会对身
黄茶是六大茶类中比较低调的。独有的闷黄工艺,不仅使茶叶呈现出外观金黄色泽,也造就了黄茶不同于其他茶类的独特口感!茶汤呈杏色,茶口感甘甜醇厚,叶底鲜活嫩黄明亮。黄茶属于低调中有内涵奢华,2022年黄茶君山银针制作工艺入选: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。这几天云朵写了绿茶,黄茶,白茶,黑茶,乌龙茶知识科普,很多
泡茶是个技术活,更是精细活,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泡法。从选水、煮水、水温、选器到冲泡,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对茶的味道造成影响。如果你泡出的茶总是达不到自己的期望,就继续往下看看吧。作家林清玄曾讲过一个关于泡茶的故事:一位普通女员工因茶泡得不好被领导骂,难过得准备辞职。正在这时,一位重要客户来访,这位女员工被
在茶圈素来流传着一些行话,诸如“新茶怕闷,老茶要醒”、“绿茶闷着喝,鲜爽喝不到”等,相信茶友们都耳熟能详。这些说法其实透露的是泡茶时的两种技法——“透”和“闷”,说白了就是指在茶叶冲泡过程中要不要揭盖?这小小的一个细节,对茶汤滋味的影响不容小觑。透:指在用盖碗或紫砂壶泡茶时,通过不加盖(盖碗或紫砂壶
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千百年来形成了特有的习俗和讲究。你知道泡茶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,也有很多学问在里面吗?很多人至今还会犯一个常见的错误,那就是“先放茶叶再倒水”。如果你细心观察一些老茶客的泡茶过程,你会发现他们对泡茶的每一个步骤都有着严格的要求,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到最后的口感。今天我就来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