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人浏览 2025-02-13 05:24:11
茶有贵贱,我们喜欢喝茶,往往还喜欢追溯它背后的文化价值。
故事讲得好,历史名贵,茶的价格自然要往上抬一抬。
喝茶,我们讲究产地,山场,工艺,包装。其实在小云朵看来,口感才是茶友最优先考虑的。
一款茶,哪怕十层包装,但是口感垃圾,任凭吹嘘的再好,也一文不值。只能说你买的就是包装和面子。
茶圈呆久了,经常有人会问:“听说有的茶一泡几十万,都能买一套房了?”
今天我们针对这个茶友们都感兴趣的话题,一起来了解一下:中国天价茶排行前10,第1名有钱也喝不到,看看你知道几个!
【NO.1】云南金瓜贡茶
价值:无法估量,已经超越饮料含义
现存于世的真品云南金瓜贡茶,仅剩2沱,被称为“普洱茶皇”,分别收录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现在我们市面上喝到的金瓜茶,只是茶厂跟风之作。
【NO.2】武夷山岩茶母树大红袍
价值:1040万
爱喝岩茶,去武夷山旅游过的人相信都看过武夷岩茶母树大红袍,也听导游讲过母树大红袍的故事。
2005年母树大红袍最后一次采摘,成品赠送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,同年参加红袍节,20克母树大红袍拍卖出20.8万元的天价,折合1040万1公斤,不愧是一口喝下一套房。
【NO.3】太平猴魁
价值:200万
太平猴魁,有“两刀夹一枪”及“二叶抱一芽”之喻。兰花香味明显,历史悠久,早在1955年就被评为“中国十大名茶之一”。
2009年绿茶之王,100克曾被拍卖出天价20万元,折合200万1公斤。
【NO.4】黄山毛峰
价值:170万
黄山毛峰,作为烘青绿茶代表之一,产于安徽黄山一带,中国十大名茶之一,口感鲜爽,滋味醇甘,香气如兰,韵味深长。
2007年50克黄山毛峰被拍卖8.5万,折合170万1公斤。
【NO.5】信阳毛尖
价值:149万
河南信阳毛尖,是很多茶友的心头好,早在北宋时期就被文豪苏东坡誉为“淮南茶信阳第一”。
2006年极品信阳拍卖会上,“蓝天玉叶”以74.5万元/斤成交,相当于149万元/公斤。
【NO.6】凤凰单枞宋种1号
价值:100万
作为潮州凤凰单枞最早品种,宋种1号,名不虚传,被誉为“茶中香水”,有诗云“愿充凤凰茶山客,不作杏花醉里仙”。
2016年凤凰单丛被爆出100万元/公斤的天价茶。
【NO.7】六安瓜片
价值:92万
六安瓜片是唯一全叶无芽绿茶,历史悠久,起源于隋唐时期,在宋代已经流行。明代被正式命名为“六安瓜片”,清朝时期的特贡茶。
2002年4月,“茶王”许道仙拍卖价4.6万元一两,相当于92万元/公斤。
【NO.8】安溪铁观音
价值:67万
安溪铁观音,作为乌龙茶代表之作,入选中国十大名茶之一。发源于明代,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,被很多茶友喜爱。
2012年以6.7万元/100克价格成交,相当于67万/公斤。
【NO.9】熊猫屎茶
价值:22万
外国有猫屎咖啡,中国有熊猫屎茶,不要害怕,熊猫屎茶不是大熊猫的屎做的茶。而是茶种种植过程中用熊猫屎作为茶树肥料。
熊猫屎茶产于四川熊猫生态山,2012年首次出售,属于茶叶新贵。每年三月中旬开采,开园春茶中的“极品”售价一斤最高达22万元人民币。
【NO.10】龙井御前十八课
价值:相传10万
龙井茶中最贵的当属御前十八课,是清乾隆时期的贡茶,备受皇帝喜爱,赐下“御前十八课”名号。
价格相传10万1斤,但是由于年产量在2两左右,一般市面上无法流传,所以把它排在最后一名了。
茶,这个东西,适口为珍!
100块的茶也可以喝,1万块的茶不一定好喝。人贵在自知,没必要为了一点爱好倾家荡产,根据自身经济情况选择茶的价格,自己喝着顺口就好啦!
至于那些天价茶,让它只存在新闻里,我们知道收藏的价值,何不是一种乐趣?
俗话说“宁吃甜桃一个,不吃烂杏一筐”。这个道理,茶,同样适用。喝到好茶,是让人心情愉悦的。评判一款好茶的标准离不开“形、香、色、味”四大标准;作为老茶友,基本上家里或多或少都存了好几种茶。千茶千味,有时候我们购买的好茶,经过不恰当的存放之后,就会变成“垃圾茶”。经常饮用,不仅口感上难喝受罪,还会对身
黄茶是六大茶类中比较低调的。独有的闷黄工艺,不仅使茶叶呈现出外观金黄色泽,也造就了黄茶不同于其他茶类的独特口感!茶汤呈杏色,茶口感甘甜醇厚,叶底鲜活嫩黄明亮。黄茶属于低调中有内涵奢华,2022年黄茶君山银针制作工艺入选: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。这几天云朵写了绿茶,黄茶,白茶,黑茶,乌龙茶知识科普,很多
泡茶是个技术活,更是精细活,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泡法。从选水、煮水、水温、选器到冲泡,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对茶的味道造成影响。如果你泡出的茶总是达不到自己的期望,就继续往下看看吧。作家林清玄曾讲过一个关于泡茶的故事:一位普通女员工因茶泡得不好被领导骂,难过得准备辞职。正在这时,一位重要客户来访,这位女员工被
在茶圈素来流传着一些行话,诸如“新茶怕闷,老茶要醒”、“绿茶闷着喝,鲜爽喝不到”等,相信茶友们都耳熟能详。这些说法其实透露的是泡茶时的两种技法——“透”和“闷”,说白了就是指在茶叶冲泡过程中要不要揭盖?这小小的一个细节,对茶汤滋味的影响不容小觑。透:指在用盖碗或紫砂壶泡茶时,通过不加盖(盖碗或紫砂壶
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千百年来形成了特有的习俗和讲究。你知道泡茶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,也有很多学问在里面吗?很多人至今还会犯一个常见的错误,那就是“先放茶叶再倒水”。如果你细心观察一些老茶客的泡茶过程,你会发现他们对泡茶的每一个步骤都有着严格的要求,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到最后的口感。今天我就来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