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人浏览 2025-02-28 03:04:28
储存茶叶,看似一件平常不过的小事,但是绝不能粗心大意。比如,你好不容易得到的一款喜欢的茶,或是花了高价格买的名茶,由于存放不当,直接影响了茶的滋味口感,那不是暴殄天物吗,估计你会懊悔不已。
茶本身就是干燥的,含水量3%--6%左右,并且茶叶具有极强的吸附性,容易吸收周围的异味。假如你将茶叶放在樟木箱当中,它便会吸附大量的樟木气味,并且不容易清除,所以茶叶储存最忌讳周围有异味。
茶叶也不能与含水量较高的食品、物品存放,也忌讳存放在潮湿的地方,从而茶叶会吸收水分受潮而变质。
茶叶需要在避光、避热、阴凉、干燥、密封的条件下进行存放。
总结各类茶叶储存时注意事项:
普洱,分为生普和熟普,储存的条件各不相同。生茶:需要一个陈化的过程,储存条件应无异味,通风干燥,并且温度变化不能太大。熟普:应避光、防潮、防氧化、低温密封,可存放在无异味的冰箱或低温处。
岩茶,因岩茶的制作工艺复杂,从而使得岩茶干茶的含水量较低,所以它的储存常温下便可,做到密封干燥,阴凉,无异味,遮光处即可。
白茶,常温存放即可,温度在4℃—25℃之间,密封、无异味、防潮。
黑茶,一定要避免太阳光直射,存放空间要通风让其自然氧化,无异味、干燥。
黄茶,存放温度5℃—6℃,可以用锡箔纸包好密封存入罐中,保持干燥、避光、无异味、密封条件。
绿茶,直接存放冰箱,保持低温、无异味。
花茶,用铁罐或锡罐储存,保持密封、避光、阴凉干燥的条件,花茶香气比较高,应单独存放。
如果家中的茶叶受潮后该怎么办?
①使用烘干机,保持温度90℃—100℃进行烘干。
②使用微波炉烘干,微波炉不能有油星、异味,但是烘干过程温度和时间一定要控制恰当。
③使用电烤箱烘干,温度调至105℃,时间在十分钟左右。
④用锅炒干,事先用碱水将锅清洗干净,保证干燥无异味,然后将茶叶筛去茶末(避免炒的过程中茶末容易粘住锅底而产生焦味),用低温、文火慢炒。
以上便是关于储存茶叶需要注意的事项,如有不足之处敬请谅解,欢迎留言指正!
愿世间所有茶友都能遇好茶,随心随性品好茶!
俗话说“宁吃甜桃一个,不吃烂杏一筐”。这个道理,茶,同样适用。喝到好茶,是让人心情愉悦的。评判一款好茶的标准离不开“形、香、色、味”四大标准;作为老茶友,基本上家里或多或少都存了好几种茶。千茶千味,有时候我们购买的好茶,经过不恰当的存放之后,就会变成“垃圾茶”。经常饮用,不仅口感上难喝受罪,还会对身
黄茶是六大茶类中比较低调的。独有的闷黄工艺,不仅使茶叶呈现出外观金黄色泽,也造就了黄茶不同于其他茶类的独特口感!茶汤呈杏色,茶口感甘甜醇厚,叶底鲜活嫩黄明亮。黄茶属于低调中有内涵奢华,2022年黄茶君山银针制作工艺入选: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。这几天云朵写了绿茶,黄茶,白茶,黑茶,乌龙茶知识科普,很多
泡茶是个技术活,更是精细活,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泡法。从选水、煮水、水温、选器到冲泡,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对茶的味道造成影响。如果你泡出的茶总是达不到自己的期望,就继续往下看看吧。作家林清玄曾讲过一个关于泡茶的故事:一位普通女员工因茶泡得不好被领导骂,难过得准备辞职。正在这时,一位重要客户来访,这位女员工被
在茶圈素来流传着一些行话,诸如“新茶怕闷,老茶要醒”、“绿茶闷着喝,鲜爽喝不到”等,相信茶友们都耳熟能详。这些说法其实透露的是泡茶时的两种技法——“透”和“闷”,说白了就是指在茶叶冲泡过程中要不要揭盖?这小小的一个细节,对茶汤滋味的影响不容小觑。透:指在用盖碗或紫砂壶泡茶时,通过不加盖(盖碗或紫砂壶
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千百年来形成了特有的习俗和讲究。你知道泡茶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,也有很多学问在里面吗?很多人至今还会犯一个常见的错误,那就是“先放茶叶再倒水”。如果你细心观察一些老茶客的泡茶过程,你会发现他们对泡茶的每一个步骤都有着严格的要求,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到最后的口感。今天我就来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