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人浏览 2025-02-21 01:51:41
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
世界之大,无奇不有。
茶的世界也一样,虽然接触过形形色色不少的茶,但总会有一些茶没见过。
要么是形状奇怪,要不是口感奇怪,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比较稀奇古怪的茶,看看见多识广的茶友们喝过多少?
快来和小云朵一起长长见识吧!
《01》白茶籽
顾名思义,白茶茶树上结的茶果,被称为茶界人参!
只有树龄30年以上的老茶树才会结籽,凝聚茶树精华;每年霜降之后,便是白茶花盛开之时,随后花落结籽,一颗茶籽从生长到成熟需要经历18个月左右。
可煮可泡!其口感香如花、甜如蜜,汤感柔顺入口生津,甜润感越泡越上扬~
《02》辫子茶
辫子茶是明清时期流传下来,保留在神秘的少数民族——傈僳族中的一种制茶工艺;
它的制作需要精选百年以上茶龄的古茶树,用其上好的茶青,单独杀青、单独压制,并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,其条索具有惟妙惟肖的辫子特征。
由于每片茶都是手工编织,添加了很多手工艺术情节!
《03》野生芽孢
云南野生芽孢茶,有大白毫(白色芽孢)和紫芽(紫色芽孢)两种,非野生不可长;被称为春天的甜蜜精灵~每年只有春茶前面有一波,少量采摘。
每年2月中旬到3月底,只有少量野生茶,形似小竹笋,也叫报春芽;标体覆盖一层白色绒毛。产量极少,尝鲜季少量供应。
茶汤香甜浓郁,茶汤清透~但有强烈的花蜜香和甜味,第一泡便感鲜极了,纯为芽头,好喝且珍贵~
《04》琴鱼茶
没错,茶里面有鱼,琴鱼茶是流传于皖南泾县的茶品;
阳春三月,当地人捕捞小琴鱼,在鱼鲜活的时候放入茶叶、盐、糖、茴香、桂皮的沸水中,将鱼煮熟,然后捞出晾干,再用炭火烘干,制成琴鱼茶。
琴鱼茶略带茶味,更有淡淡的腥味、咸味与鲜味,喝起来别有一番风味。
《05》虫屎茶
虫茶又叫“茶精”,主要流行于贵州,广西和湖南等地,远销东南亚,香港等。
虫茶是“米缟螟”的幼虫,食叶后排泄的虫粪粒泡制的奇特饮料,入口清香凉爽,余味怡思,润喉益腑,其味甚佳,且具保健功能,是闻名国内外的特种饮用佳茶。
虫茶泡出茶来,香气四溢,喝上几口,味道醇香甘甜,沁人心脾,令人回味无穷。并且年份越久,茶性越温和。
奇奇怪怪的茶还有很多,像擂茶,金瓜茶,熊猫茶,千两茶,三泡台等等,汇聚了我们各个民族特色,茶友们的知识库是不是又增加了一些;
上面6款小云朵,只喝过,茶籽和野生芽孢,你喝过几种?
你还知道哪些比较有特色的茶?评论区说一下吧!
俗话说“宁吃甜桃一个,不吃烂杏一筐”。这个道理,茶,同样适用。喝到好茶,是让人心情愉悦的。评判一款好茶的标准离不开“形、香、色、味”四大标准;作为老茶友,基本上家里或多或少都存了好几种茶。千茶千味,有时候我们购买的好茶,经过不恰当的存放之后,就会变成“垃圾茶”。经常饮用,不仅口感上难喝受罪,还会对身
黄茶是六大茶类中比较低调的。独有的闷黄工艺,不仅使茶叶呈现出外观金黄色泽,也造就了黄茶不同于其他茶类的独特口感!茶汤呈杏色,茶口感甘甜醇厚,叶底鲜活嫩黄明亮。黄茶属于低调中有内涵奢华,2022年黄茶君山银针制作工艺入选: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。这几天云朵写了绿茶,黄茶,白茶,黑茶,乌龙茶知识科普,很多
泡茶是个技术活,更是精细活,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泡法。从选水、煮水、水温、选器到冲泡,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对茶的味道造成影响。如果你泡出的茶总是达不到自己的期望,就继续往下看看吧。作家林清玄曾讲过一个关于泡茶的故事:一位普通女员工因茶泡得不好被领导骂,难过得准备辞职。正在这时,一位重要客户来访,这位女员工被
在茶圈素来流传着一些行话,诸如“新茶怕闷,老茶要醒”、“绿茶闷着喝,鲜爽喝不到”等,相信茶友们都耳熟能详。这些说法其实透露的是泡茶时的两种技法——“透”和“闷”,说白了就是指在茶叶冲泡过程中要不要揭盖?这小小的一个细节,对茶汤滋味的影响不容小觑。透:指在用盖碗或紫砂壶泡茶时,通过不加盖(盖碗或紫砂壶
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千百年来形成了特有的习俗和讲究。你知道泡茶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,也有很多学问在里面吗?很多人至今还会犯一个常见的错误,那就是“先放茶叶再倒水”。如果你细心观察一些老茶客的泡茶过程,你会发现他们对泡茶的每一个步骤都有着严格的要求,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到最后的口感。今天我就来跟